同心協(xié)力 打造信用中國
2003-09-20
作者:《經濟日報》2002-3-8
在過去的一年里,盡管我們加大了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力度,加強了公民道德體系建設,但是應該承認,失信仍然是我們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
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加快建立企業(yè)、中介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檔案,使有不良行為記錄者付出代價,名譽掃地,直至繩之以法?!?br> 總理對信用建設這一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引起了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
一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市場經濟社會維系企業(yè)與企業(yè)、企業(yè)與顧客之間關系,使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運行的必要準則。
陳守義委員說,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讓人感到痛心的是,借款不還、互相拖欠、制假售假、篡改財務賬目、虛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虛開增值稅發(fā)票、騙取出口退稅等丑惡現(xiàn)象,在經濟生活中隨處可見。誠信危機不僅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否健康發(fā)展,而且關乎中華民族能否在世界大家庭中立足的大問題。
常城委員認為,目前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我們在不斷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法制框架和游戲規(guī)則,使社會和市場的平穩(wěn)正常運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作為社會和市場主體的個人卻頻頻出現(xiàn)信用淪喪、道德敗壞、信用全無等現(xiàn)象。
二
有專家分析,由于中國市場交易缺乏信用體制,使得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為無效成本。
王曦委員呼吁把信用轉化為財富。他說,資本分為三大類:物質資本、人力資本、信用資本。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生活中,資本備受青睞,人們對引進資金和技術備感興趣;對物質資本津津樂道;人力資本,隨著人們視野的開闊,也再升溫;惟獨信用資本未能引起全社會足夠重視。
來輝武委員認為,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規(guī)范有序的市場經濟活動,需要有一個能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和規(guī)范市場交易的國民信用體系做保障。
劉漢元委員認為,失去誠信的根源是金錢至上,見利忘義的世界觀泛濫,喪失良心和道德。他說,沒有信用的市場和社會,是無法與國際接軌的。
遼寧大學經濟學教授馮玉忠代表認為,假冒偽劣現(xiàn)象日益猖獗,被百姓痛斥為“災禍”。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短期行為普遍化”,其中既包括企業(yè)行為短期化、個人行為短期化,也包括政府行為的短期化。
三
一個信用水平較低的經濟體系是難以建立起健全發(fā)達的市場經濟體系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代表說,市場經濟發(fā)展越快,誠信就越顯重要。如果社會上誠信普遍缺失,必將使我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嚴重受損,使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受到影響。
劉善璧委員說,講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黃金規(guī)則。市場經濟愈發(fā)達愈要求誠實守信,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基石與標志。
代表、委員們高度評價了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以及不久前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認為這表達了中央對誠信問題的高度重視。劉漢元委員認為,建設誠信,要從道德教育和完善法制兩方面入手。黃紫玉委員強調,培育信用資本,要摒棄三大失信行為:政府失信、企業(yè)失信、個人失信。周晉峰委員也提醒,切莫讓信用經濟成為信用“政績”。政府應通過立法、定規(guī)矩,加強市場秩序的規(guī)范化、法制化建設,奠定信用大廈的基石,形成企業(yè)推動、政府服務以促進信用經濟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四
我們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建設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信用社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員認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用了150多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了比較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他認為,建立對失信企業(yè)和個人的懲罰機制,是建立作用體系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
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代表說,信用經濟等不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從我做起。浙江市場發(fā)育較早、較快、較好,理應先行一步。據(jù)他介紹,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今年工作報告中,將建設“信用浙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被鄭重其事地列入了議事內容。
一些代表、委員強調,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進程將加快。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建議國家采取有力措施,爭取“十五”期間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可先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條件較好的城市試點,逐步在全國推開。
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加快建立企業(yè)、中介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檔案,使有不良行為記錄者付出代價,名譽掃地,直至繩之以法?!?br> 總理對信用建設這一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引起了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
一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市場經濟社會維系企業(yè)與企業(yè)、企業(yè)與顧客之間關系,使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運行的必要準則。
陳守義委員說,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讓人感到痛心的是,借款不還、互相拖欠、制假售假、篡改財務賬目、虛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虛開增值稅發(fā)票、騙取出口退稅等丑惡現(xiàn)象,在經濟生活中隨處可見。誠信危機不僅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否健康發(fā)展,而且關乎中華民族能否在世界大家庭中立足的大問題。
常城委員認為,目前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我們在不斷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法制框架和游戲規(guī)則,使社會和市場的平穩(wěn)正常運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作為社會和市場主體的個人卻頻頻出現(xiàn)信用淪喪、道德敗壞、信用全無等現(xiàn)象。
二
有專家分析,由于中國市場交易缺乏信用體制,使得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為無效成本。
王曦委員呼吁把信用轉化為財富。他說,資本分為三大類:物質資本、人力資本、信用資本。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生活中,資本備受青睞,人們對引進資金和技術備感興趣;對物質資本津津樂道;人力資本,隨著人們視野的開闊,也再升溫;惟獨信用資本未能引起全社會足夠重視。
來輝武委員認為,信用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規(guī)范有序的市場經濟活動,需要有一個能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和規(guī)范市場交易的國民信用體系做保障。
劉漢元委員認為,失去誠信的根源是金錢至上,見利忘義的世界觀泛濫,喪失良心和道德。他說,沒有信用的市場和社會,是無法與國際接軌的。
遼寧大學經濟學教授馮玉忠代表認為,假冒偽劣現(xiàn)象日益猖獗,被百姓痛斥為“災禍”。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短期行為普遍化”,其中既包括企業(yè)行為短期化、個人行為短期化,也包括政府行為的短期化。
三
一個信用水平較低的經濟體系是難以建立起健全發(fā)達的市場經濟體系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代表說,市場經濟發(fā)展越快,誠信就越顯重要。如果社會上誠信普遍缺失,必將使我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嚴重受損,使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受到影響。
劉善璧委員說,講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黃金規(guī)則。市場經濟愈發(fā)達愈要求誠實守信,這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基石與標志。
代表、委員們高度評價了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以及不久前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認為這表達了中央對誠信問題的高度重視。劉漢元委員認為,建設誠信,要從道德教育和完善法制兩方面入手。黃紫玉委員強調,培育信用資本,要摒棄三大失信行為:政府失信、企業(yè)失信、個人失信。周晉峰委員也提醒,切莫讓信用經濟成為信用“政績”。政府應通過立法、定規(guī)矩,加強市場秩序的規(guī)范化、法制化建設,奠定信用大廈的基石,形成企業(yè)推動、政府服務以促進信用經濟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四
我們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建設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信用社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員認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用了150多年的時間,才建立起了比較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他認為,建立對失信企業(yè)和個人的懲罰機制,是建立作用體系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
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代表說,信用經濟等不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從我做起。浙江市場發(fā)育較早、較快、較好,理應先行一步。據(jù)他介紹,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今年工作報告中,將建設“信用浙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被鄭重其事地列入了議事內容。
一些代表、委員強調,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進程將加快。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建議國家采取有力措施,爭取“十五”期間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可先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條件較好的城市試點,逐步在全國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