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3
作者:通威
一支支特殊的機械臂有序揮舞,一輛輛無人駕駛的IGV智能小車往來穿梭,12條全封閉的智能制造高效太陽能電池片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偌大的車間空無一人,整個電池制造環(huán)節(jié)全部由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完成……9月20日,世界首條工業(yè)4.0高效電池生產線在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成功建成投產。9月22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華西都市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四川電視臺等20余家主流媒體記者走進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探尋這座“超級工廠”的“智造”魅力。
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接受主流媒體聯(lián)合采訪
媒體記者們首先參觀了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S2車間。這座每天能生產超過135萬片高效電池片的智能制造“超級工廠”,采用了智能在線式自動化生產設備,每張?zhí)柲茈姵仄家涍^多道精密工序,而整個生產過程無人化、全封閉,全部由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來處理。
媒體記者高度關注通威太陽能世界首條工業(yè)4.0高效電池生產線
座談會上,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進一步介紹了該條全自動無人生產線及通威太陽能在“智能制造”上的發(fā)展規(guī)劃。謝董事長表示,在自動化程度上,智能制造生產線用機器人代替了大量人工,機械臂替代了原本需要20-30人完成生產環(huán)節(jié)。此外,該生產線實現生產數據全部抓取,進行數據分析并反饋給生產系統(tǒng)進一步優(yōu)化,使產品品質、勞動效率、電池片轉換效率、產品穩(wěn)定性等得到大幅度提升,為全行業(yè)樹立了“中國智能制造”的典范。通威太陽能公司下一步擴產計劃將全部考慮無人生產線,并進一步提升工廠智能化水平。
據悉,2016年6月30日,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一期1GW電池項目僅用時7個月便建成投產。二期2GW項目不僅全面引進了智能制造設備,而且其產能規(guī)模和工程量都翻了一番,所用時間也僅為7個月,再次刷新了“通威速度”、“成都速度”、“全球速度”。
主流媒體走進通威“智能制造”工廠座談會現場
謝董事長表示,除了團隊的努力,S2車間的建設成果與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工期緊、任務重的背景下,政府工作人員到公司項目現場辦公,第一時間解決企業(yè)難題,和全體通威員工共同付出辛勤的勞動與汗水,是“親清政商關系”的最佳案例。
作為全球光伏行業(yè)同體量企業(yè)中最年輕的董事長,謝董事長向與會媒體記者分享了自己在通威成長的心路歷程,并表示,在制造行業(yè)最深刻的體會可以總結為8個字,即“認真、好學、持之以恒”。謝董事長談道,正如劉主席所指出的,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而且只用1%的時間仰望星空,99%的時間必須腳踏實地。
9月20日雙流二期2GW電池項目投產后,通威太陽能公司產能規(guī)模已達到近6GW。目前,在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周邊已聚集了大量新能源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項目。作為成都“智能制造”樣板工程,通威太陽能公司三期項目將在2-3年內投產,并計劃帶動光伏上下游產業(yè)形成光伏產業(yè)集群,打造有機融合、良性循環(huán)的產業(yè)生態(tài)鏈生態(tài)圈。屆時,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產品生產制造基地。
合影留念